汤欣欣--浅析“学而优则仕”及其对于现代教育的启示(初中道德与法治)

发布时间:2021-04-09      作者:admin     点击:856

  衡阳市外国语学校汤欣欣

  【摘要】

  研究孔子教育思想的人常常将“学而优则仕”作为批判重点,认为这是没落的奴隶主阶级教育路线。其实“学而优则仕”不仅是孔子提倡的教育思想,更是儒家“内圣外王”的体现,它折射出了儒家的担当情怀以及重视道德、胸怀天下等积极思想。本文将从“学而优则仕”这一备受争议的儒家教育价值观出发,解读此观点,在其真正语义的基础上研究此观点背后蕴藏的教育理念,并将其精华结合现代教育发扬光大。

  【关键词】

  学而优则仕 现代教育  道德教育

  “学而优则仕”出自《论语·子张》,原文为: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对这句话的解释历来有争议,最受争议的则是这个“优”字。有一种说法是“优”其实是“悠”的意思,指的是在学成之后有悠闲的时间、有余力的话就去做官;还有一种说法将“优”同“优秀”画上了等号,认为只有学习得足够好才能去当官。唐朝时期大兴科举之风,“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在民间口口相传,使得平民百姓也认为读书是步入仕途、实现自己理想抱负的唯一方法。故第二种解读更是被人延伸为“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当官”,也就是“读书做官论”。

  本文将从原著《论语》出发,客观地、实事求是地挖掘“学而优则仕”的深层次含义,并且在把握其含义的基础上挖掘出其对于现代教育的积极影响。

  《论语》中的“学”字出现过多次,其意不仅仅指学习文化知识,也有学习礼仪、学做人的意思。“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篇第十六》)人不仅仅要通过学《诗》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学会如何说话,更要通过学礼来学会如何在社会立足,礼是文化的基本精神。“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论语·雍也》 )意味着君子不仅仅需要广泛地学习知识,更要学习礼仪并且通过礼仪来约束自己,可见孔子对于“礼”是非常看重和提倡。“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在这里,“学”的对象便是文中所提到的孝敬、忠诚、诚信等优秀品格。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古往今来对“优”有多种不同的解释,大体分为两种:“空闲”或者“优秀”。在中国最早的字典,也就是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提到“优,饶也”,饶则是绰绰有余的意思。作为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在《论语集注》中也提到:“优,有余力也。仕与学理同而事异,故当其事者,必先有以尽其事,而后可及其余。”可见朱熹在注释“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时候也认为学与仕理同而事异,都得先做好手头的工作,等到有余力之时再可涉足其他领域。秉着从史料出发实事求是的精神,笔者翻阅了论语查询其他“优”字的释义。“优”字在《论语》中出现的次数较少,仅《论语·宪问》中再次出现过一次。子曰:“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孔子认为孟公绰去赵、魏做家臣是绰绰有余的事,不难得知本文的“优”也是“有余”的意思。

  孔子本人的为官时间极其短暂,为什么还会号召大家入仕?因为对孔子来说,“仕”不仅仅是做官。回首孔子的一生,其周游列国的十四年中致力于向各国推广自己的民本思想。《东周列国志》第七十八回:“(孔子)有圣德,好学不倦。周游列国,弟子满天下,国君无不敬慕其名,而为权贵当事所忌,竟无能用之者。即使在战火纷争的时代无人理会这么一名说客,但他仍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这个社会;开设私塾教育学生,无论贫富贵贱都一视同仁,让平民接受教育,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这种心怀天下、将自己的社会理想付诸实践来改造社会、将儒家思想具象化的行为,也是一种“仕”。

  “学而优”是“仕”的前提。“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论语·子路》)孔子认为子羔不能胜任费宰这一职务的原因是子羔还不“优”,还有很多东西要学,贸然跑去为官会害人害己。可见孔子对于“学而优”这个条件的重视:想奉行“外王之道”则必须要以“内圣之学”为基础。

  “仕”是“学而优”的结果。孔子本人就是典例。论语也记载过“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文,文化知识;行,品德行为;忠,为人忠诚;信,为人诚信,这些是孔子的品德教育。孔子传授学生“六艺”,分别是礼、乐、射、御、书、数,这些于今天看来算是文化教育和体育教育。可见孔子可谓是全知全能般的人物。倘若其本身没有丰厚的文化底蕴、高尚的道德修养和扎实的六艺技术,恐怕难以言传身教且为人师表,更难以支撑儒家学说的继承与发展。

  如上文所述,孔子在“学而优则仕”中非常看重道德修养的作用。并且孔子强调“学”的目标是修身养性,而出仕则是个人的学问和道德修养都行有余力的结果。同时孔子本人也表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他非常崇尚古代学者(他所仰慕的理想人格)为提高自身修养而学习的学习目的,抨击为装饰自己而学的“现代”学者(伪学)。可见他对道德修养的重视。

  “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同孔子“举贤才”的政治主张是完全一致的,他认为国家的存亡兴衰取决于有无“贤人”执政——“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中庸》)。所以孔子为了实现其政治主张,选择了积极入仕的人生道路。

  然而在春秋末期这样一个动荡又复杂的政治环境下,诸侯国渴望霸权以称霸中原,对孔子要么敬而不用,要么反对其主张。孔子游说十余年,遍尝艰辛,甚至险些为此丧命,但是他仍然没有气馁。“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论语·微子》)他仍然认为君子入仕是在践行其道义,即使知道自己的政治主张也许并不能践行。“学而优则仕”体现的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成为了深受儒学影响的知识分子的人生信仰和追求,使得知识分子将国家命运与自身价值结合起来,从而呈现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积极入仕、胸怀天下的人生观。

  由上文可得知,“学”很大一部分指的是学做人。并且在孔子的教育理念中,德育也一直被摆在首要位置。孔子坚持德育优先原则,把立德视为做君子的根本。然而纵观现代教育,近年来,一些学校过于强调升学率和就业率,似乎应试教育已经在逐步盖过道德教育。在这种情况下,提升学生道德修养变得更加刻不容缓。

  “学而优”是“仕”的前提,那么什么又是“学而优”的前提呢?笔者认为,教育者本身高尚的品德修养正是培养学生“学而优”的前提。儒家一直强调教育者的言传身教,也就是“身教示范法”。“身教示范法”是中国教育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数百年的发展历史中不断发展、完善,最远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孔子认为教育者应树立良好的榜样,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以自身优秀的品格、良好的道德情操去感染和鼓励学生。作为孔子的学生,曾子也体现出了“身教重于言传”的特质。《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过,曾子外出前给儿子许下了承诺,回家便将家里的猪杀掉了。他的妻子很费解,但是曾子却说即使小孩缺乏辨别能力,父母也不能欺骗小孩。

  所以,一名优秀的老师不仅仅要拥有良好的教学技巧,更需要拥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提升自身道德修养无非两个方面:

  学。首先要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美德等。中华民族在长达几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如勿以善小而不为的价值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人生观等。这些优良传统不仅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提升个人道德修养的必学。其次便是学习现代理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不断去探究和学习适合时代发展的新观念。

  行。提升道德修养绝不是闭门造车,而是要抱着“纸上谈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态度,在日常生活中与社会实践相联系。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我们可以通过实践来历练自己、检测自己,并且可以在与他人的联系中通过对比来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择其善者而从之地来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

  “学而优则仕”中的“学”是在何种氛围下的学习呢?从孔子的“仁者爱人”、“泛爱众而亲仁”中我们不难看出,儒家一直关注情感教育,致力于营造健康和谐的氛围,以人文关怀来感化和引导人。儒家提倡教育者应当具备一颗温暖的心,以情感教育引起受教育者的共鸣,从而在教学过程中达到情感的陶冶。也就是由外在的道德知识的传授转化为内在的真心认同。一旦教师自身的情感、传递的情绪是负面的,就难以感知到学生的情感变化,更难以传达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所以,首先,教师应当认识到教育教学过程就是与学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做到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积淀自己的人文素养,以积极的情绪去引导学生。其次,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也应该注重情感设计,提升情感感染力。比如:通过艺术鉴赏,以旋律美、建构美等来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阅读欣赏,以健康向上或鼓舞人心的文章来提升学生的情感认知。

  现阶段,教育改革是由应试教育往素质教育方向变革,然而部分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仍然以升学为指挥棒,给学校下达升学硬指标。这种规定在无形之中给各学校特别是重点中学带来了沉重的升学压力,也使得学校的一切教学工作都围绕分数展开,使学生接收的也是分数重于一切的观念。在此环境下,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与同学之间的竞争压力、来源于教师的压力、来自于家庭的压力等。于是,在学校一次次的考试中,有的学生因为成绩不尽人意而失落消沉,有的学生在接受了老师的批判后变得一蹶不振,有的学生在认识到自己和他人的差距之后变得自暴自弃,认为看不到希望,看不见方向。这类心理不仅影响了个人,也为未来社会的稳定埋下了安全隐患。这是我们不能不重视的。“学而优则仕”中体现的积极进取观念在现代教育仍有参考价值。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以辩证的眼光看待学习中遇到的挫折,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可以通过结合实例,如带领学生观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让学生认识到人生挫折是难以避免的,关键是要能辩证地看待挫折,在挫折面前不应该被轻易打败,而应该积极寻找战胜困难的办法。

  参考文献:

  [1]赵纪彬.论语新探[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2]张力红.孔子道德教育思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3]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4]赵纪彬.论语新探[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5]刘丹丹.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对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价值[D].青岛大学,2017.

  [6]罗安宪.“学而优则仕”辨[J].中国哲学史,2005(3):31-38.

  [7]陈桂生.“学而优则仕”辨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9):8-11.

  [8]刘飒.孟子“仁政”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沈阳师范大学,2017.

  [9]王世巍.“有教无类”新解[J].上海教育科研,2014(2):35

  作者:衡阳市外国语学校汤欣欣

  电话:15886457725

  邮编:421001

  邮箱:729082137@qq.com